生產後身體需要時間好好修復,坐月子正是幫助您恢復元氣、調理體況的黃金時間。很多媽媽常有疑問:『坐月子真的有這麼重要嗎?沒做好會怎樣?』
這不只是老一輩的傳統,更是現代醫學也認同的產後修復關鍵。無論是自然產、剖腹產,甚至經歷流產或小產,身體都元氣大傷,需要被好好照顧。
這篇文章幫您破解關於坐月子的常見疑問,帶您了解如何用科學的方式坐月子。跟著我們一起為您的產後健康打下好基礎,輕鬆迎接當媽媽的新生活!
產後坐月子的必要性
坐月子不只是一種傳統,更是媽媽們生產後修復身體、找回元氣的「黃金時期」。生產對身體來說,是一場大工程,會消耗大量體力、流失血液。透過坐月子補充營養,可以讓身體迅速回血,讓器官有時間好好恢復。
坐月子也是調整體質的好機會!有些媽媽在懷孕前經常手腳冰冷、腰痠背痛,如果月子做得好,這些小毛病可能也會跟著改善。充足的營養和休息還能幫助乳汁順利分泌,給寶寶最好的養分。
也因為產後身體比較虛弱,好好休養能避免感染或各種併發症。面對新生兒的到來,媽媽們心理上也會有巨大轉變。坐月子會有寶貴的時間,適應新的角色,調適心情。
需要坐月子的3種情況
說到坐月子,大家通常想到的是生完寶寶的媽媽。
但其實,有些狀況雖然沒有生下足月寶寶,身體的耗損卻跟生產很像,同樣需要仔細休養。
- 順產(自然產、剖腹產): 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生產,媽媽的身體都經歷了一場體力與能量的大消耗。子宮、骨盆和身體的各個系統都需要時間修復歸位,流失的氣血也需要好好補充。這段黃金恢復期,是身體復原的關鍵。
- 流產或小產: 無論是自然發生或人工流產(吃藥或手術),對女性身體都是一次不小的傷害,荷爾蒙會劇烈波動。中醫古籍甚至有「小產重於大產」的說法,因為這就像是還沒成熟的果實被硬生生摘掉,對身體的影響可能更大,所以小月子相當重要。
- 引產: 即使寶寶無法順利來到這個世界,媽媽的身體仍經歷了懷孕的過程,以及中止懷孕的巨大衝擊。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,都需要和足月生產一樣,給予充足的休息和調養。
若面臨這些情形時,沒好好坐月子可能造成的影響層面很廣,這也是為什麼老一輩的傳統經驗得以傳承,通常沒有坐好月子的媽媽們會反饋,可能比較容易經常感到腰痠背痛、關節痠痛、頭痛、頭暈、怕冷、甚至影響下次懷孕或月經來潮時的感受。
坐月子多久才夠?
坐月子的時間並不是一成不變,可以根據生產方式和身體狀況而調整。
足月生產的媽媽們,無論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,一般會建議坐月子 30~40天。剖腹產因為有傷口,更需要足夠時間來讓身體恢復。
如果是小月子(流產或小產),所需休養的時間則會依據懷孕週數而不同:
- 懷孕週數小於 12週 的情況,建議休養 1~2週。
- 懷孕週數介於 12~20週,則建議休養 3週左右。
- 如果懷孕週數大於 20週,就建議比照足月生產,至少休養 一個月以上。
有些媽媽因為體質比較虛弱,例如本身有氣喘、過敏、貧血或慢性病,或者過去生活經常熬夜、工作疲勞、飲食不規律等,建議將月子期間延長到 40天甚至60天,讓身體有更充裕的時間徹底修復。
如果計畫生育下一胎,充分的產後調理也能為下次懷孕打下更好的基礎!
坐月子吃什麼?
生產完的身體很虛弱,就像跑完馬拉松一樣,需要好好補充營養才能恢復元氣。月子餐的重點就是要吃得均衡、吃得對,才能幫助身體好好恢復。
分階段補身體
第一週(排毒消水腫)
剛生完,身體還沒完全恢復,腸胃也比較脆弱。這時候要吃得清淡、好消化,幫助身體把惡露排乾淨。可以多喝八珍鮮魚湯、雞湯(少放麻油或不加酒)、黑棗木耳湯、紅棗銀耳湯。油膩和刺激性的食物先忍忍。
第二週(修復內臟)
身體漸漸恢復了,可以開始稍微補一點。這時候重點是修復懷孕和生產時受傷的組織和器官。可以開始吃麻油料理,像是麻油雞湯,不敢吃麻油可以吃茶油雞湯,同時要持續補充蛋白質和鈣質。
第三、四週(大補元氣)
這是恢復體力、調整體質的關鍵期。可以多吃一些有膠質、鐵質、鈣質的食物,像是杜仲茶、四物豬腳湯,幫助筋骨變強、補足氣血。如果正在哺乳,更要多喝泌乳茶、多吃蛋白質。
坐月子飲食禁忌
坐月子期間盡量不食用以下食物:
- 冰的、冷的: 像是生魚片、冰淇淋、涼拌菜、冰水,寒性的蔬果,例如:西瓜、水梨、白蘿蔔等。
- 刺激性食物: 辛辣(辣椒、芥末)、油炸、咖啡、濃茶。
- 太油膩、不好消化: 容易消化不良或讓乳腺阻塞。
- 會退奶的食物: 人參、韭菜、麥芽。
- 含酒精的料理:酒精飲料、燒酒雞、醉雞。
坐月子體質不同,吃法要調整
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,坐月子飲食當然也需要跟著調整。
- 寒性體質的產婦:通常體況表現是怕冷、手腳冰冷、容易拉肚子,可以多吃溫補的食材,像是薑、麻油、桂圓、紅棗。少吃寒涼的食物。
- 熱性體質的產婦:體況表現是怕熱、口乾舌燥、容易便秘、長痘痘。要避免太燥熱的補品或容易上火的食材,像麻油雞、榴槤等。多選性質平和的食材,例如山藥、蓮子、枸杞,多喝水、多吃蔬果。
- 平和體質的產婦: 身體狀況比較平衡,飲食上沒太多禁忌,注意飲食均衡攝取就好,可以適度溫補。
坐月子禁忌
很多媽媽坐月子時,都會聽到各種不能做的禁忌。其實,這些傳統禁忌在現代生活條件下,很多都已經有了新的看法和解釋,只要稍作注意,坐月子也可以輕鬆自在。
- 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?
古時候生活環境不方便,燒柴火難以保持最適當的水溫,甚至浴廁也不建在屋裡,這將造成洗完頭身體容易受涼。但現在家家都有熱水器、吹風機,只要控制好溫度、洗完馬上吹乾,室內保持溫暖,穿好保暖衣服,就沒問題了。
- 坐月子要一直躺著不能下床?
適度活動對產後恢復很有幫助!它可以幫助子宮收縮、排出惡露。一直躺著反而會讓血液循環不好。所以,只要體力允許,自然產媽媽可以早點下床走動;剖腹產就要聽醫生指示,慢慢增加活動量。
- 坐月子不能出門,只能在家靜養?
只要體力OK,天氣也好,適度出門走走對身心都很好。只要避免在抵抗力較弱的時候去人擠人、空氣不流通的地方,也別讓自己太累。適度散心能幫壓力緩解,反而有助於保持好心情。
- 坐月子期間不能減肥?
坐月子期間身體正在恢復,需要充足營養,所以不建議刻意節食。但也不是可以隨便大吃大喝。重點是均衡飲食,搭配適度的產後運動,幫助消耗熱量、緊實肌肉。減肥這件事,等身體完全恢復後再慢慢來。
- 坐月子不能喝市售飲料、冷飲?
這點很符合現代觀念!汽水、手搖飲料的含糖量高、營養少,還有咖啡因或人工添加物,對產後恢復和哺乳都不好。冰冷的飲料也容易刺激腸胃。建議多喝溫開水、黑豆茶、枸杞茶,對身體比較好。
親寶貝月子餐讓您輕鬆坐好月子!
坐月子期間,媽媽們最怕身體不適、餐點準備麻煩,還要擔心吃得對不對?
別讓這些煩惱影響您的黃金修復期!
親寶貝養子餐提供專業調理的美味月子餐,助您輕鬆補足元氣。在草屯、竹山、集集、水里提供熱騰騰的月子餐直送,隨時透過 Uber Eats 或 Foodpanda 下訂,就快速送到家!
若不是住在南投地區的媽媽們也沒關係! 親寶貝有多款適合坐月子食用的養生湯品,提供線上官網訂購就能冷凍宅配的服務,有任何月子餐的相關疑問,歡迎來訊聊聊,一定能讓每位媽媽都能享受到我們的用心。
坐月子的常見問答
剖腹產的飲食跟自然產有什麼不一樣?
剖腹產:術後一開始(約6小時內)通常不能吃東西。之後會慢慢從稀米湯、運動飲料等流質食物開始,等到排氣了,再慢慢吃稀飯、蒸蛋這類軟質食物,最後才恢復正常飲食。這是為了讓腸胃慢慢適應,避免術後脹氣不舒服。
自然產:如果順利,產後就可以正常吃,但初期還是建議清淡點。
坐月子可以吃海鮮嗎?
如果對海鮮不過敏,其實煮熟的海鮮都可以適量吃。海鮮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,對身體恢復有益。但要是本身對海鮮過敏,就一定要完全避開。
內臟類(如腰子、豬肝)真的要多吃嗎?
內臟類很有營養,像豬肝有鐵質,豬腰能顧筋骨。
豬肝: 傳統上建議在產後第一週吃,幫助排惡露。
豬腰: 傳統上建議第二週開始吃,幫助內臟修復。
無論是任何食物都建議別吃過量!像豬肝如果吃太多,有可能造成膽固醇過高。現代營養學更強調飲食均衡,不喜歡吃內臟也可以從其他食物補充營養。產後初期也別急著大補特補,以免身體負擔大或影響傷口。